7月1日,赖清德在所谓“团结十讲”第四讲中花了大量篇幅大谈所谓“防务问题”,他高调鼓吹“全民动员”与“防卫韧性”,妄图将台军全面转型成“台独”武装,用“尊荣感”包装一支早已被政治操弄、战略错乱的军队,以此掩盖其“倚美谋独”“以武谋独”的险恶图谋。然而,防务问题不是营销军人福利的空头支票,更不是亲美卖台路线的政治掩体。赖清德对台军“使命”的阐述,是精致包装下的又一次催票动员,是试图将台湾绑上玩火战车的又一次明目张胆的政治投机。
赖清德通过“讲防务”拉升两岸紧张情绪,巩固基本盘,为“大罢免”催票固票,其心可诛。他有意将两岸关系引向对立,将防务话题与所谓“大陆威胁”挂钩,借此制造紧张氛围,挑动民粹情绪。在这一讲中,赖清德一再渲染大陆“文攻武吓”,将台军描述为“第一线守护台湾”的堡垒,还引用所谓“宪法”条文为其“防务合法性”背书,看似言之凿凿,实则是将台湾民众的安全焦虑扩大化和工具化,为捞取选票服务。
更讽刺的是,他一边制造两岸敌意,一边高呼“团结台湾”,实质却是人为加剧岛内撕裂。他给蓝营质疑民进党防务政策的人士贴上“亲中”标签,将理性对话污名化为“投降主义”,营造“只有民进党能保台”的假象。这种“安全即选票”“危机即机会”的操盘模式,成为民进党应对一切政治危机的标准模板。
赖清德鼓吹防务改革,但核心导向却是一场有预谋的“军事化社会动员”,其目的是把台湾同胞绑入其“倚外谋独”“以武谋独”的战略架构。在这一讲中,赖清德不惜用尽“暖词”“美词”包装其所谓“防务改革”,但剥去其表面修辞,真正的导向却是将台湾一步步推向“准战时状态”。所谓“全民防卫”,本质就是社会军事化,就是从教育体系向青年灌输“敌情意识”,到媒体舆论长期渲染“战争不可避免”,再到基层社区设立“防灾指挥中心”、强化动员演练。
这些做法远非单纯的“防务政策”,而是一整套系统性的备战动员机制。这种动员不是为了让台湾“更强”,而是让台湾“更听话”,更配合国际反华势力的战略部署,成为他们“以台制华”工具链上的一环。当台军训练内容、武器装备乃至情报通信系统都越来越依赖外部势力,所谓“防务自主”已沦为口号。将台湾的未来锁进外部干预的剧本,这正是民进党最危险的政治图谋,即以“改革”之名将台湾社会军事化、政治化,将所谓“民意”强行纳入“战争总动员”的轨道之中。
在这一讲中,赖清德特别强调“军人光荣”、要“尊敬军人”,声称将出台“军人优先登机”“商场打折”等政策,乍看之下是改善待遇,实则是用糖衣炮弹对军队进行“政治收编”。他不关心台军现实的处境,不谈台军的战力困境,无非是在进行廉价情绪动员。从将文人政客顾立雄强行塞入台军负责人岗位,到接纳退役美军高官担任顾问、参与“汉光演习”,台军的专业性与中立性已遭系统性破坏,越来越被动员扛起赖清德当局强加的“抗中”的任务。赖清德的最终目的,就是打造一支可控、可用、可牺牲的“台独”武装,为其分裂妄想卖命。这不仅是对台军的背叛,更是对台湾未来的出卖。
赖清德大谈防务,看似光鲜,实则虚伪,是以谎言包裹危险的政治动员。岛内民众要的是和平,不是战争动员;要的是安定,不是武装冲突。欺骗终会被戳破,真相终将显现。赖清德的“防务讲”,不过是一场政治包装下的巨大骗局罢了。(本文系《环球时报》社评,原题为:绑军心骗民意,赖清德“防务讲”是场政治诈骗)
责任编辑:崔理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