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消息属实,这是俄军近期远程袭击中取得的最大战果之一,但问题就在于这个消息难以证实,俄罗斯国防部并没有发布可信的视觉证据,诸如无人机拍摄的监控视频或卫星照片,我也没看到乌克兰政府回应或西方媒体报道:此前俄军击中乌军训练场时,乌克兰政府和西方媒体都有所回应、报道,甚至比俄罗斯官方消息还早。
在空袭军事目标的同时,俄军也一直在打击乌克兰的民用基础设施和平民,尤其是报复乌军不断空袭俄罗斯炼油厂,俄军也打击了乌克兰的炼油厂和天然气设施,诸如使用大约30架自杀式无人机、8到10枚KH-101巡航导弹和3枚“伊斯坎德尔-M”弹道导弹攻击了位于波尔塔瓦的克列缅丘格炼油厂和卢布尼天然气设施。
更多空袭我就不说了,这里只说一个,就是俄军再次空袭敖德萨附近、隶属阿塞拜疆SOCAR的油库,这已经不是该设施第一次遭俄罗斯自杀式无人机袭击,在本次袭击中,石油码头的全部17个储油罐、泵站大楼和其他设施均遭到破坏,油库里大约有超过1.6万吨燃油。
俄罗斯国防部宣称这次袭击有效破坏了乌克兰军队的燃油供应,是否如此,难以证实,但可以确定的是,这次袭击具备很强的政治意味、俄罗斯和阿塞拜疆的关系正在加速恶化,阿塞拜疆官员称这不再是一个错误;“此类袭击可以被视为对阿塞拜疆在乌克兰的民用基础设施的蓄意袭击。”
有土耳其的支持,挟2020年纳卡战争大胜之余威,前不久又刚在特朗普的主持下与亚美尼亚签署了三方协议,现在,阿塞拜疆可谓是除波罗的海三国之外对俄罗斯最强硬的原苏联加盟共和国了,俄军不断打击敖德萨的阿塞拜疆能源设施,意味已经很明显,现在就看阿塞拜疆如何报复。
早在本月8日俄军袭击SOCAR油库后,阿塞拜疆政府就宣布考虑解除对乌克兰的武器禁运:阿塞拜疆有不少苏式武器和土耳其制造的先进武器,此外,通过石油换武器,阿塞拜疆还有不少以色列制造的先进武器,但因为以色列的限制,无法将这些以色列制武器提供给乌克兰,不过,就算仅仅是苏式武器和土耳其制武器,也能给乌克兰提供不少帮助。
随着俄罗斯实力在乌克兰战场上暴露殆尽,原本属于俄罗斯势力范围的独联体国家现在纷纷“蠢蠢欲动”,阿塞拜疆就是其中反应最大的一个,后续很值得关注。
随着阿拉斯加会晤结束,俄军也恢复了对乌克兰的空袭力度,而俄军近期的空袭呈现出一些明显的变化,就是发射的巡航导弹数量偏少,尤其是空射的KH-101巡航导弹,出现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原因,就是“蛛网”行动的成功:俄军战略轰炸机被摧毁多架,剩下的不是被迫转移到距离乌克兰数千公里的偏远机场躲避袭击,就是需要检修,统计显示,目前俄军在每次空袭中发射的KH-101巡航导弹数量,已经从之前的平均31枚下降到了19枚。
另一方面,俄军的空袭效能也在不断提升,尤其是“伊斯坎德尔-M”弹道导弹,尽管由于价格昂贵的原因,俄军每次发射的“伊斯坎德尔-M”弹道导弹数量有限,只有几枚,但突防率却很高,很多时候甚至能全部突防成功,我在近期乌克兰国防部发布的战报中看到了这种趋势。
《战区》援引美国国防情报局的评估报告称,俄罗斯对“伊斯坎德尔-M”及其仿制品KN-23进行了成功升级,包括但不限于搭载雷达诱饵、末端机动变轨等,导致“爱国者”防空系统的拦截效能下降,乌克兰的“爱国者”需要在算法等方面进行升级,但不确定特朗普是否会支持这种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