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外长赵显(资料图)
先说“行程安排冲突”。按照韩方说法,7-8月李在明要访美,之后还得和日本首脑会晤,9月又要参加联合国大会,实在抽不出时间来中国。但大家心里都清楚,这恐怕只是表面理由。如今韩国在外交上很多时候都要看美国脸色,要是李在明先去参加中国的阅兵,美国要是不高兴了,在经济上给韩国使绊子加税,韩国可承受不起。毕竟美国近期刚宣布对韩国汽车、半导体加征25%关税,这对严重依赖外贸的韩国经济而言,无疑是沉重打击。
再看“外交对等”这一理由。韩国总统室高层人士称,2017年末前总统文在寅曾主动访华,所以现在该轮到中国最高层访问韩国了,这才导致李在明难以前往北京。但从中国角度看,这说法站不住脚。当年文在寅访华,是因为前任总统朴槿惠执意部署“萨德”系统,严重损害了中韩关系,韩国理当主动修复。如今李在明面临类似情况,前任尹锡悦追随美国,在台海等问题上发表错误言论,让中韩关系降至冰点。李在明虽表示要改善关系,可只停留在口头可不行,得拿出实际行动。
实际上,李在明拒绝出席中国阅兵,更深层次原因是韩国在外交上过度依赖美国。在李在明看来,美韩同盟优先级最高。17号,李在明公开表示“希望美国不要误以为自己亲华”,这一表态时机敏感,恰恰在韩国回应中国阅兵邀请之时,足以证明他在外交决策上对美国态度的重视。
面对韩国的婉拒,中国方面也做出了回应。据悉,中国外长在与韩国相关官员通话时,在听闻韩方拒绝出席阅兵的理由后,直接挂断了电话,并送了韩国一句话:“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需要双方共同维护和推进,诚意至关重要。”这短短一句话,意味深长。
李在明(资料图)
中国一直重视与韩国的关系,将其视为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从贸易往来上看,中国长期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双方在经济领域合作广泛且深入,韩国的半导体、汽车等产品大量出口到中国,为韩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在地区事务中,中韩在朝鲜半岛问题等方面也有着诸多合作空间。中国邀请李在明出席阅兵,本就是希望借此契机,进一步增进两国高层交流,推动中韩关系重回正轨。
可韩国此番拒绝,且理由难以让人信服,这让中国看到韩国在改善中韩关系上缺乏足够诚意。中国外长挂断电话这一动作,传递出中国对韩国态度的不满。中国在外交上向来秉持平等、尊重、互利的原则,对于合作伙伴,真诚以待,但也绝不接受敷衍和不尊重。
李在明政府如今陷入了外交困境。在经济上,韩国离不开中国这个巨大市场。近年来,尽管受到全球经济形势和贸易摩擦等因素影响,中韩贸易额有所波动,但中国依旧是韩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今年上半年,中韩贸易额虽有下降,但仍保持在较高水平,韩国的半导体、化工等产品对中国市场依赖度极高。可在外交决策上,韩国又过度顾虑美国的态度,不敢在中美之间寻求平衡。
从国际形势看,美国在对华政策上摇摆不定。在经贸方面,特朗普政府与中国互相大幅度降低关税,解除部分产品出口禁令;但在军事方面,却施压盟友在中美之间提前站队。这种不确定性,让韩国难以抉择。李在明想从美国手中拿回“战时指挥权”,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小心翼翼处理与美国的关系,任何可能激怒美国的举动都可能让计划泡汤,这也导致他在面对中国邀请时犹豫不决。
李在明(资料图)
另外,韩国内部政治因素也影响着外交决策。李在明上任后支持率逐步提升,目前已达64.6%,势头良好。但国内保守派势力仍不可小觑,近期韩国出现的各种情况也非常棘手!可以说,在中美竞争的大环境下,想要“两头跳舞”的韩国,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外交抉择与挑战。对于韩国而言,或许他们需要仔细想一想何为“战略自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