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呢?不外乎战争与和平两个选项。
战争选项很容易理解。巴基斯坦空军实力占上风,只要充分准备、组织得当,完全可以主动出击,拿印度西部空军开刀,首先夺取制空权,然后空中打击印度陆军,炸到莫迪政府认输为止。但是战争选择有很大风险,如果莫迪政府宁可挨炸也不投降,战争就会长期化,不能解决问题。如果印度动用核武器进行报复,那就两败俱伤了。
和平手段相对漫长复杂一些。河流是动态的。印度在上游不可能长期关闭水坝,不要说汛期,就是在平时,当大坝水位上涨到一定程度,就必须开闸放水,否则,淹的就是印度自己的地盘,还会发生溃坝、漫坝的危险。印度实际上不能改变印度河的流量,它是故意通过改变水流的有序下行,让下游旱季更旱、涝季更涝。巴基斯坦如果在下游开展水利工程,汛期用大型水库蓄洪,旱季有序放水,就能抵消印度恶意操纵水坝的后果。
当然,修建水坝难度很大、周期很长,巴基斯坦自己没有那么大的财力。目前,中国帮助巴基斯坦修建的莫赫曼德水坝,投资125亿人民币,预计在2025年就能投入使用。如果要完全抵消印度造成的影响,就算巴基斯坦能够从海湾国家得到足够资金、由中国主持施工,也要经过好几年才能建成。这几年时间里,巴基斯坦的农业用水问题还是不能解决。
印度宣扬,要把印度河水引入印度境内使用,这恐怕只是打嘴炮。印度本身是一个水资源丰富的国家,拥有众多河流和降水,但印度政府行政管理能力极其低下,近年来因为城市发展、污染和气候变化等因素,印度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印度的水利基本建设相当欠缺,虽然搞了不少超级水坝工程,但建设速度太慢,远不能满足国内工农业生产和命众生活需求。所以,印度坐拥大江大河,以及热带季风气候,多数时候居然饱受干旱之苦。印度河上游流经喜马拉雅山南麓,工程建设难度巨大,印度想要从这里抢水,只怕没那么容易。
所以,对巴基斯坦来说,比较好的策略是双管齐下。水利工程建设与军事威慑并行。一方面设法筹措资金,邀请中国科研单位、建设企业考察河道,选择水坝和水库建设地址,制定建设方案。另一方面积极开展破袭印度水坝的作战准备,包括研制大威力弹药和进行战术演练。大坝虽然是固定目标,但比较坚固。二战期间,英国为了炸毁德国鲁尔地区的三座水坝,特别研制了跳跃式炸弹,并且多次训练,最终在1943年取得成功。今天的巴基斯坦空军有了更多的选择去针对印度大坝,进行弹药研制和战术演练,这些事做得越是大张旗鼓,印度承受的压力就越大。从上合组织、美国及国际社会对印巴两国态度来看,没有几个人会站在印度一边。
当然,要从根本上解决印巴问题,这需要印度改变其与现实脱节的思维方式和外交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