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消息称,日前,台湾媒体曝出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解放军一艘072A型大型坦克登陆舰罕见出现在基隆外海,最近时距离台北仅50海里。
解放军072A型登陆舰,满载排水量5000吨,可搭载10辆坦克或250名士兵,是解放军两栖作战的核心装备之一,折射出解放军对台战术的深层意图——从心理威慑到实战演练,每一步都直指台岛命门。
然而,台军却将其标记为“商船”,导致海军与空军互相推诿,最终无人拦截。直到照片曝光,台防务部门才慌忙回应,暴露了台军防御体系的致命缺陷。
台军的“失误”绝非偶然。
一方面,其雷达系统长期依赖老旧技术,对低信号目标的识别能力有限;另一方面,台军为节省资源,通常只在解放军舰机进入24海里“红线”后才出动跟踪。
这种“鸵鸟策略”在和平时期或许能勉强应付,但若战时解放军采用“小股突进+电子干扰”的组合拳,台军防线可能瞬间崩溃。
对于072A舰的异常动向,岛内专家提出三种可能:一是测试台军反应速度,二是实施“灰色地带”消耗战,三是模拟联合登陆。
这三种猜测背后,实则对应解放军的三大战术目标。
首先,心理威慑已成常态。近年来,解放军舰机绕台频率骤增,但单艘登陆舰抵近台北尚属罕见。选择072A这一专为两栖作战设计的舰艇,释放的信号再明确不过——解放军已具备“随时登陆”的能力。
台军误判后,解放军紧接着派出53架次战机和8艘军舰三面包抄,进一步强化压迫感。
其次,实战演练悄然升级。
过去,解放军两栖演习多集中在福建东山岛,但近期舰艇频繁现身台湾北部,表明其战术重心可能转向“多点登陆”。
基隆至台北一线地形复杂,却是直取台军政中枢的最短路径。若战时072A舰搭载直升机快速投送部队,台军传统海岸防线将形同虚设。
最后,消耗战进入新阶段。
台军每年为应对解放军绕台消耗数十亿新台币,而解放军一艘登陆舰的“免费巡游”就能迫使台军疲于奔命。此次事件后,台防务部门紧急声称“一切尽在掌握”,却被台媒嘲讽为“用谎言掩盖无能”。这种士气打击,比真枪实弹更致命。
而值得注意的是,在舆论哗然之际,美国突然加速了对台武器的交付。台当局在2022年采购的100套“鱼叉”岸基反舰导弹,日前,首批5辆导弹发射车和1辆雷达车运抵台湾。
看到这种情况,赖清德当局又开始兴奋不已,窃喜于“美国撑腰”的假象,却选择性忽略了两大讽刺细节:
其一,这批原定2024年交付的武器,中途被美国以“系统升级”为由加价拖延,如今提前交货更像是清库存的仓促之举。
其二,台军为接收导弹扩编的“海锋大队”尚未形成战力,美方交付的5辆发射车甚至凑不齐一个完整作战单元——这种零敲碎打的军售,与其说是武装台湾,不如说是给“台独”注射麻醉剂。
美军真在乎台湾?看看他们在乌克兰的做法就知道——提供刚好够流血的武器,但绝不派一兵一卒。
美军近年将主力撤至关岛,嘴上喊着“保卫台湾”,实则把台海变成消耗中国大陆的“火药桶”。这种“火力前推、兵力后撤”的部署,暴露出美国真正的算盘是“用台湾人的命换美国利益”。
而台当局还在自我蒙蔽,台防务部门对此的解释是”应对解放军威胁的紧急措施”,用上世纪90年代技术的导弹对付2025年后的解放军,真的有用吗?而且,这批导弹的部署地点高雄左营基地,恰好在解放军东风导弹的”火力快递包邮区”内。
台退将帅化民直接点出了事实:解放军早具备“朝发夕至”的收台能力,迟迟没有行动,是因为对和平统一还有一定耐心。南海对峙中大陆对菲律宾的克制已证明,和平统一的窗口仍在,但“台独”的每一次冒险都在压缩这个窗口。
俄罗斯近期多次重申“一中原则”,相当于给国际社会划线站队:若台海生变,中国背后绝非孤立无援。
而解放军在东海、南海的常态化演训,早已验证其反介入/区域拒止体系的成熟度——美军航母若硬闯,迎接它的将是比俄乌战场更智能化的饱和打击。
解放军近年来频繁采用“灰色地带战术”,即在不直接开战的情况下,通过舰机巡航、电子干扰、舆论施压等手段,逐步消耗台军的资源和意志。此次事件再次证明,解放军的“温水煮青蛙”策略正在奏效。
面对解放军的两栖突袭,台军既缺乏反制手段,更无决死斗志。台退将坦言:“一旦开战,台军可能48小时内溃败。”而解放军此次行动,或许正是对美台勾连的强硬警告——任何“以武谋独”的幻想,都将被现实碾碎。
民进党当局此刻最该读懂的信号,是大陆国防部多次的警告:“倚美谋独”是死路,“以武拒统”是绝路。
当美国把过期武器加价卖给台湾时,它真正贩卖的不是安全保障,而是让2300万人替华盛顿“挡枪”。历史将证明,今天每多一枚导弹入岛,明天统一后的清算名单就会多一行。
眼下,两岸博弈已进入“临界点”。此次072A舰的抵近,正是对美台勾连的强硬警告——任何“以武谋独”的幻想,都将被现实碾碎。台当局若继续装睡,终将迎来被“掀被子”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