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I 刘博
报道 I 投资界PEdaily
北京,中关村,又是熟悉的情景。
这次与投资界交流前,联想创投管理合伙人王光熙刚见完一个创业团队,步履不停地赶到了会议室。此情此景,不由得将记忆拉回到一年前的交流,也是在这间会议室,联想创投当时刚结束一场投决会。
王光熙说,节奏回来了。今年团队已经看过上百个项目,投出超40笔。这样的密集出手的节奏在CVC机构当中并不多见。
不只是最忙,还是命中率最高之一。成立九年来,联想创投交出一份成绩单:累计投资超过300家科技企业,其中21家成功上市,培育出50余家细分领域的独角兽。
更为瞩目的是,自2016年以来在A股上市的科创企业中,市值超过5000亿的5家巨头中的3家——宁德时代、寒武纪、海光信息的背后都浮现着联想创投的影子。

王光熙在2025联想创投CEO年会发表《硅基潮涌 创新世界》主题演讲
复盘
投出3家5000亿巨头
“如果当初没投到,应该算是我们作为集团CVC的失误。”聊起今年爆红的海光信息,王光熙颇为感慨。
身为联想集团的科技瞭望塔,及时捕捉中国一线的产业方向,是联想创投身上重大的命题,早年海光信息也由此进入到团队视野之中。当时,海光信息是少数几家同时具备高端CPU和GPU研发能力的企业之一,但尚未展现出后面几年高速发展的态势。
在此之前,联想创投团队内部形成了一个前瞻性判断:芯片作为IT生态最底层的基础硬件,为计算机体系提供算力支撑,未来大算力将是社会发展和国家竞争的重要基础,从训练到推理再到各类端侧场景,例如车载计算、机器人计算、AR/VR等,都将形成一套独立完整的体系,催生未来10年对算力数以百倍计的需求。
王光熙依然记得当时在拜访时,虽然海光信息已具备一定体量,但在细节方面相当务实,在产品研发中主动去啃“硬骨头”,埋头苦干的企业文化十分鲜明,从不夸夸其谈。最终,联想创投果断出手。
时间验证了这一选择。今年9月,海光信息股价登上270元/股,较发行价翻超7倍,市值一度超6000亿。
相似的一幕,还出现在另一家万亿巨头身上。在2016年投完蔚来汽车后,联想创投希望能沿着产业链布局一家动力电池企业。随后,投资团队把目光投向宁德时代,当时这家动力电池龙头企业估值800亿,“于我们而言太贵了,一开始并不在考虑范围内。”
为此,联想创投总裁、创始合伙人贺志强专门两次飞去宁德市实地考察。最终,联想创投一口气拿出3亿元押注宁德时代,这也是联想创投史上为数不多的中后期出手,宁德时代最新市值高达1.8万亿元。
寒武纪也是联想创投版图中最不容忽视的一笔。2017年的一个下午,贺志强在中国科学院第一次见到陈天石,彼时联想创投刚成立不久。“话不多,典型的技术天才气质。” 经过几次交流,贺志强发现陈天石很有商业头脑,但内部投资成员还是觉得估值贵,一度犹豫要不要把项目带到投决会。后来,联想创投经过尽调后打消了顾虑,从A轮融资开始,是仅有的参与了寒武纪四轮融资的投资机构。
寒武纪也不负众望,今年市值最高破6000亿元,这一幕也是令人不胜感慨。众所周知,寒武纪前几年的财务数据并不好看,由此遭受了二级市场不少质疑的目光。
但联想创投团队早几年就预感到寒武纪将迎来业绩爆发,相信寒武纪拥有持续上升的增长曲线,一旦外因纾解,爆发自然水到渠成。“寒武纪回到了原本就该出现的位置,这一点我们从未动摇。”
至此,自2016年以来在A股上市的科创企业中,市值超过5000亿的5家巨头,联想创投投出了其中的3家。
这几年,不少同行好奇联想创投如何练就“金手指”。在王光熙的复盘中,他将运气放在了第一点,对此他的解答是:做创业投资离不开时代红利,投资人作为一个个体,是站在巨人肩膀上做事。但天上不会掉馅饼,看似机缘巧合的运气,背后总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王光熙认为,投资机构要找到自己的认知区域,在认知范围内将投资判断发挥到极致,形成不可复制的认知优势。联想创投正是围绕AI的四个要素——能源、算力、算法、数据科学布局,最终斩获多家千亿市值公司。
今年,继续专注投资AI
行至年终,王光熙今年最强烈的体感是投资回到了正轨。
回看前两年,退出通道不畅加之募资环境严峻,部分机构一脚刹车踩到底,几乎一年都鲜少出手。联想创投一定程度上也放缓了投资节奏,但仍能够达到正常投资60%的出手数,保持着活跃度。
今年联想创投算是恢复了以往的出手频次,年初以来新投企业超过40家,对于投早期科技而言,这是一个更为合适的节奏。背后意味着,投资团队一年需要接触上千家创业公司,在此基础上评估几百家企业。
节奏正常了,投资方向也就更加清晰聚焦。投资界了解到,今年联想创投整体以AI为导向,面向未来全栈AI做布局,从AI算力的基础设施,到基础模型层,其中既包含闭源、开源模型,也包括AI基础设施层,再到面向智能体的上层应用,以及物理世界硬件等。可以说,联想创投今年90%的投资都与当下的AI新革命有关。
当中,Agent领域是联想创投今年最重要的AI投资赛道。在投资团队眼中,Agent有机会诞生下一代“字节跳动”级别的公司。
这一点,联想创投首席投资官、高级合伙人宋春雨深有感触。在他看来,基础算力和大模型不能直接转化为社会财富和商业模式,真正能带来终端体验和价值的,是智能体。因此,Agent赛道极具潜力,未来中国会诞生数百家相关独角兽,全球则可能出现上万家各具特色的企业,覆盖不同行业。
基于观察,宋春雨给出了两个判断:第一,中国创业公司围绕智能体的机会是“千载难逢”的,规模甚至可能达到移动互联网的十倍。移动互联网主要集中在To C,而AI智能体则同时覆盖To B和To C两个领域,市场更广阔。
第二,这一领域可能会诞生新的互联网级入口平台和公司,并具备成熟的商业模式。尤其是在AIGC和偏To C的应用场景上,中国拥有全球最好的用户市场和应用土壤,能够孕育互联网式的平台级机会。例如,情绪价值强、交互拟真的陪伴类产品,非常符合中国用户习惯。
不止于此,联想创投在具身智能领域也已深耕逾十年,累计投资超过30家相关企业,完整见证并深度参与了中国机器人产业从核心部件研发,到具身智能系统突破的全过程。不久前,云迹科技登陆港股,成为联想创投机器人版图中又一个IPO企业。
早在2023年,联想创投团队便觉察到一个重要趋势:自动驾驶技术日益成熟,相关人才及其积累的技术栈、产业链有机会“外溢”到具身智能领域,相信未来几年机器智能和智慧出行将进一步深度融合,催生出更多的创新。
如今,团队早先的判断得到了印证——具身智能早期以科研院所人才为主的创业格局,已升级为大疆、华为、百度等头部企业技术领军者的涌入。例如它石智航陈亦伦和李震宇分别出身华为、百度的智驾部门。早前它石智航完成1.2亿美元天使轮融资,一举创下中国具身智能行业天使轮最大融资额纪录,联想创投便是投资方之一。
眼下,关于具身智能商业化的讨论愈发激烈。王光熙直言,商业化进程既没有外界想的那么乐观,但也没必要悲观。
纵观具身智能的商业化落地进程,他认为,之前已被四足机器人或其他机器人验证过的教育、科研、迎宾等场景赛道,仍然有非常大的机会;其次,基于大模型或世界模型研发的硬件产品,短期内会看到非常大的市场。至于未来,势必会进入具体的垂直领域,其中工业场景无疑是重要方向,“今年会是具身进入工厂的元年。”
一个中国CVC研究样本
这几年王光熙切身体会到,联想创投与集团之间的协同合作越来越紧密。联想内部一个个业务部门开始主动找到联想创投,“这件事可以把创投拉上一起做”,这样的声音越来越多。在他看来,这种变化体现了集团各部门之间真正能够深度耦合,实现双向奔赴。
实际上,从一家CVC机构的基本面而言,联想创投每年都保持健康的财务回报,这是他们给自己设下的基本要求,但并不满足于此,目标更是寻找下一个时代企业。
这也是为何联想创投会遵循“二八”投资原则,即80%聚焦核心科技,20%投资未来最有想象力的领域,在确保早期核心科技投资的同时,捕捉新兴领域的潜在机会。他们清楚的知道,每一次前进都必须抛掉对过去成功路径的依赖,要对下一个划时代技术拥有强烈的探索欲望。
例如针对量子计算,联想创投判断这一领域距离成熟还有较长时间,但计算是联想的核心主业,因此无论周期多长,都必须有所布局,以便随时观测量子计算的前沿发展方向。王光熙透露,集团PC部门很多同事已经去参观过相关被投企业,虽然短期内并不会涉足这一领域,但仍能给到PC部门很多启发,这便是投资价值的一种直观体现。
而真正的创新生态,离不开双向赋能。时至今日,联想创投以“星辰计划(联想创新加速器)”、“光明计划”、“火种计划” 三大支柱为核心,构建了覆盖初创企业全生命周期的赋能体系。
具体来看,“火种计划”聚焦科研创新团队的早期概念验证与成果转化难题,提供工程概念验证与中小试验证支持,加速产品成果转化;“光明计划”以制造即服务(MaaS)理念,依托联想集团全球供应链自有工厂,输出联想智能制造经验,提供从试产阶段转向量产阶段的制造赋能服务;“联想创新加速器”则是全价值链赋能初创企业的生态创新加速平台,包括产研共创,服务赋能,品牌赋能,资本扶持,生态活动等五大模块。
以钛方科技为例,这是一家做弹性波传感器的企业,最初是应用在飞机上。联想创投从投资开始,就促进企业和联想的合作,2019年起企业产品陆续应用在联想笔记本电脑上,实现了在电子消费产业中的首次规模化量产。
此后双方的合作还进一步升级,联合定义研发了一款新的三合一触控芯片,替代了过去的触控和力控芯片。由此一来,钛方科技从普通的联想二级供应商,变成了一级供应商的模组供应商,开创性地突破了联想与供应商合作模式的边界。
这样的生态赋能案例还有很多。“推动被投企业和联想业务的生态合作,甚至推动被投企业未来成为联想核心业务或核心技术最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一直所追崇的CVC价值体现。”
“打造一家百年老店”
现在,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投资人认识到,“最好的资产在中国”。
记得年初DeepSeek横空出世,带动全球重估中国AI产业链价值。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排名中,中国进入前十行列。与此同时,阿里、腾讯、小米等为代表的“中国科技七姐妹”崛起,财富效应随之显现。
长期奔走在中国科技一线,联想创投坚信中国在“超级科技大工程”时代拥有独特优势,内部总结了三大关键领域的机会:
一是硅基智能的持续进化,将推动多智能体生态系统形成和AI应用爆发,通过数字员工与机器人等形态深度赋能人机协同;二是颠覆性计算架构的革命,关注存算一体、量子计算、RISC-V及类脑计算等技术驱动的突破;三是立体大交通蓝图的构建,探索从自动驾驶、低空经济(如eVTOL)到更广阔航天领域的天地一体化未来交通网络。
目睹产业的一幕幕变化,王光熙强调,硅基智能爆发作为重要变量带来的新机会,将是投资人关注的重点。未来五年内,硅基大脑领域可能会保持快速且动态的变化,会看到与硅基智能相关的,包括空间智能模型、具身智能等内容会大量涌现。
纵观整个行业,大企业CVC在投资专精特新、培育新质生产力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以联想创投自身举例,在其300多家被投企业中,上榜国家和省市级专精特新的有140多家,国家“小巨人”企业有60多家;此外,独角兽类企业的投资比率接近28%,在行业里名列前茅。
这波中国式技术创新浪潮中,所有大企业都面临着一个挑战,那就是新业务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都有创新和成长的烦恼,也就是所谓的 “创新者窘境”。这也意味着,CVC将会被要求承担更重要的角色。
这也是为何我们会看到,阿里、腾讯、字节跳动等互联网CVC重出江湖,还有一批新晋CVC快速诞生。这一幕背后,拥有深厚产业根基的链主型企业在创投领域的优势逐渐凸显,成为CVC在科技投资时代崛起的一个重要信号。
交流最后,王光熙聊起了作为CVC的终极愿景:“联想要做百年老店,那联想创投就应该伴随着集团也成为百年老店,我们会向着这个目标不断努力。”
责任编辑:杨赐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