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1月10日
- 星期一
俄乌战场,堪称一个“钢铁绞肉机”。在这里,战场信息全面透明,火力数量为王,炮弹吨位决定一切,80%的杀伤都由无人机造成,是一场正规军大规模消耗战。俄罗斯凭借其强大的工业基础和军事储备,在这几方面拥有决定性的压倒性优势。在红军城、库皮扬斯克、顿河君士坦丁罗夫卡等地,乌军以小博大,与俄军拼消耗,结果基本上占不到任何便宜。
首先,福建舰的服役使中国海军正式迈入三航母时代,这一里程碑式的发展让外界不禁展望未来的海军架构和作战能力。中国海军现阶段拥有的“辽宁舰”、“山东舰”以及现在的福建舰,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战斗体系,而在未来,我们甚至可以期待004型核动力航母的问世,成为更强大的海上战斗力量。
从表面上看,福建舰入列和菲律宾频繁拉拢域外势力进行挑衅似乎没有直接关系,但实际上,二者的关联深刻而紧密。菲律宾选择在福建舰即将入列之际加大在南海的挑衅力度,这一举动无疑是为了在局势中获得更多的筹码,然而,他们的判断却极其幼稚。这种误判,源自于对中国战略克制的错误解读和对美国安全承诺的过度依赖。
中亚地区不仅仅是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更是当今全球地缘政治与经济的重要棋盘。对美国而言,中亚的石油、天然气以及稀土矿产是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这些资源小至智能手机、大到空军喷气式飞机,无一不依赖它们。美国的能源安全,以及对中俄的制衡,深深植根于这些资源所带来的潜在优势之中。
在黎巴嫩与以色列那道被历史阴霾笼罩的边境线上,清晨的宁静再度被震耳欲聋的炮火声无情撕裂。这绝非好莱坞大片中为了博人眼球而虚构的惊险桥段,而是血淋淋、活生生的残酷现实。去年那纸承载着无数人和平期许的停火协议,如今却如同一张被肆意丢弃的废纸,在历史的角落里蒙尘,无人问津。
泽连斯基的诉求背后,是俄乌冲突近三年来的残酷现实。俄罗斯军队稳扎稳打,已控制乌克兰东部包括顿巴斯部分地区在内的关键领土,哈尔科夫方向的推进仍在持续。乌克兰军队即便有西方武器支持,也难以弥补人力与资源的巨大消耗,国内经济濒临崩溃,能源系统屡遭打击,即将到来的冬天更是让缺电缺气的民生困境雪上加霜。西方援助的退潮让这一局面雪上加霜,欧盟内部分歧日益加剧,匈牙利、斯洛伐克等国公开反对持续砸钱援乌,即便荷兰承诺提供F-16战机和防空系统,规模也远不及前两年。美国方面更是态度明确,特朗普政府推行“美国优先”政策,10月17日的白宫会面中,特朗普直接告知泽连斯基,普京随时能摧毁乌克兰,劝其接受割让顿巴斯的条件以实现停火。
谁能想到,2024年6月普京访朝签署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会成为改变朝鲜命运的关键节点。那份条约第四条明确的“一方挨打,另一方帮忙”,在当年8月就迎来了实战检验。俄罗斯库尔斯克战线吃紧时,朝鲜果断派出首批1万多名作战兵和工程兵,后续更是加码到3万人规模,硬生生帮俄罗斯稳住了战线、收复了部分失地。俄方外长拉夫罗夫直言“俄罗斯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朝鲜士兵的英勇功绩”,这种高度认可背后,是实打实的资源倾斜。朝鲜这些年被国际制裁压得喘不过气,缺油缺粮的困境几乎无解,而出兵俄罗斯后,几十亿美元的石油、粮食和现金源源不断流入,每个士兵每月2000美元的报酬,一年下来就是5亿多美元,直接稳住了国内粮价,让沉寂的市场重新有了活力。
正在加载中...
已加载全部内容
已经没有更多文章了

